新顶点小说 > [清穿]七皇子的团宠日常免费阅读小说 > 第 128 章 第 128 章

第 128 章 第 128 章


此为穿越章节!想一睹为快,请补买未买的v章。

        倒是另一边站着的康熙心里感觉平衡多了,与曹寅四目相对,露出个轻笑:美人又怎么样,还不是要被更好看的比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,纳兰成德从后面走出来,胤祐立刻放开曹寅的腿,扑扑向纳兰,两条小胳膊在空中急切的摇晃:“容若容若,抱抱~~”

        面对这么可爱粘人的小包子,谁能忍得了。纳兰也暂时将君臣之礼抛到了脑后,一弯腰就把孩子抱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祐乖乖地搂着他的脖子,无比自豪的说道:“上次你教我背的诗词我都会背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纳兰都已经不记得上次是什么时候了,但还是说道:“那你背来听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瞻彼淇奥,绿竹猗猗。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瑟兮僩兮,赫兮咺兮。有匪君子,终不可谖兮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小小可爱早上喝过牛乳,身上有淡淡的奶香味,说话也是奶声奶气的,有些字发音还不标准,听起来别有一番意趣,就连不远处站着的康熙也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才子显然对他这个“小徒弟”的表现十分满意,笑着伸出手指,点了点他的鼻尖:“甚好,再背个别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眉目长得极好,浓浓的书卷气带着浅淡的伤怀,笑起来的时候眉目舒展,有种云开见月的极致风情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,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两篇《卫风》都是纳兰和曹寅平日里教他的,其实胤祐学得并不认真,他一心想要习武当巴图鲁,对背诵诗词古籍并没有设么兴趣,但好在记忆力够强,听一两遍也就记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曹寅也转过身来站在纳兰身旁,忍不住挠了挠小可爱的下巴,肉嘟嘟软绵绵的,手感极好,他又忍不住多挠了两下,就像在逗引小猫小狗。

        曹寅的发妻在多年前就已亡故,这些年来别说再娶,连个妾室也没有,更别提孩子。

        父亲曹玺和嫡母孙氏还想将兄长的儿子过继给他,只是他向来不喜欢孩子,且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,便迟迟没有答应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看着这么聪颖可爱的七阿哥,他又觉得其实孩子也挺好玩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他问胤祐:“一会儿教你练功夫好不好?”

        小可爱水灵灵的大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,然后他又转头去看纳兰成德:“我们今天要学新的诗词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纳兰反问他:“你想学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祐笑起来眼睛就像弯弯的月牙:“你教什么我就学什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被晾在一旁的老父亲虽然惊讶于儿子的学习能力,却还是有点吃醋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孩子眼睛里就只看得到纳兰和曹寅,看不到他这个阿玛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他板着脸,轻斥一声:“没规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也不知道这句“没规矩”究竟说得是谁,一旁的高士奇提着笔,也不知该不该记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两大一小仍然无动于衷的兀自说笑,康熙终于忍无可忍:“你们三个,有一个算一个,都给朕去院子里罚站!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完,他又看了一眼旁边一直安安静静站着的胤禛:“进来,今天朕也给你讲讲《诗经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祐站在中间,曹寅和纳兰一左一右站在他身旁,两个人互相推诿,都说是对方惹怒了圣上,所以才被罚站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祐仰起小脑袋,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,发现和曹寅拌嘴的纳兰看起来似乎心情格外的好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梦里那个自称神仙的人说的话,胤祐一个字也不信,但他能感觉出来,容若总是不快乐。

        无论如何,胤祐希望他能够多笑一笑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有人忽然走到他们跟前,胤祐抬头望去,是一位他见过,却叫不出名字的大臣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祐好奇的打量着这个人,他的容貌举止看起来很严肃,但眼神和表情看起来却并不严肃。

        左手抱着一本册子,右手执笔,抬眼看了看南书房的方向,低下头,一边往册子上记录着什么,一边碎碎念:“9月初七,辰时,圣上训斥銮仪卫和七阿哥没规矩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诶诶诶……”曹寅拖住了他执笔的手腕,“高大人,不用什么都往上记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高士奇,自康熙十七年设置南书房以来,他便奉旨入值,为圣上讲经释疑,评析书画,皇上亲赐“忠孝之家”印玺一方。赐居大内“苑西”。【百度百科】

        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帝师,前不久又被授为执事日讲官起居注,记录圣上言行。

        高士奇合上册子:“那就不记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低下头来,发现胤祐正在好奇的打量他,夸赞之词张口就来:“七阿哥聪颖灵慧,天资卓绝,将来必是文武兼备的全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曹寅小声问:“你这话是认真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高士奇以为他丧心病狂,对个小娃娃有什么想法,也小声答:“我就随口一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闲谈两句,高士奇便走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本是规规矩矩站在那里的三个人,此时站姿也不那么笔挺。

        曹寅摸摸胤祐的脑袋:“高大人学识渊博,乃文史大家,日后让他给你当老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祐撅了噘嘴:“不,我要子清和容若当我的老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纳兰容若弯下腰来看着他:“好,今天不背诗,教咱们的巴图鲁学功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扎马步是所有功夫的根基,站桩就是聚气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天气渐凉,小家伙本来就矮,穿得跟个球似的,走路还走不稳,更别提扎马步。

        纳兰和曹寅两人一个摆弄他的手,一个摆弄他的脚,好不容易摆好姿势,曹寅手欠,非得那手指去戳人家胸口,胤祐猝不及防,直直的往后倒去,纳兰眼疾手快,又稳稳地接住了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曹子清,你给朕滚进来!”

        一声怒呵从南书房内传出来,吓得曹寅一个激灵,连滚带爬的冲了过去,到门口还不忘回过头对两人做了个鬼脸,后面的两个人笑作一团。

        南书房的门是开着的,曹寅在里面挨骂,纳兰带着胤祐在玉阶之下寻了一处地方歇息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祐不无担心的朝殿内张望:“子清没事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纳兰不以为然:“放心,你阿玛最宠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祐说:“可是我们好像正在罚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纳兰:“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祐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要励志做一个巴图鲁这个梦想,回到慈宁宫还让太皇太后监督他扎马步。

        太皇太后带上她的老花镜,煞有介事的指点他:“扎马步一定要脚踏实地,就跟做人做事是一个道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祐听不懂老祖宗的比喻,但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站好马步,愣是在北京深秋的天气站了满头的汗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日,胤祐正在南书房陪着阿玛听南怀仁讲航海的故事,他从比利时出发来到澳门花了整整两年,这两年他们在海上度过,遇到了各种各样新奇的自然奇景和海洋动物,以及沿途一些国家的风物和趣闻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在父子俩听得兴趣正浓之时,梁9功突然从外面走了进来,跪康熙跟前禀报:“钮钴禄贵妃即将临盆,皇贵妃已经过去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康熙也不是第一次做父亲,无论是皇子还是公主,都没什么新鲜感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就算现在过去储秀宫,也只能站在院子干着急,不如等那边的消息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倒是很淡定,让南怀仁接着讲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祐的思维却被梁9功一句话打开了,他问康熙:“阿玛,临盆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康熙不知道如何跟儿子解释,便敷衍道:“就是你要多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大把胡须的南大人在医学上也颇有造诣,认为给孩子做科普不能如此草率,便解释道:“临盆就是产妇进入整个生产过程,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,并且有极大生命危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祐发出灵魂拷问:“那为什么还要让生孩子?”

        康熙说:“生孩子是女人的天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祐认为阿玛说得不对,但他现在太小了,还理不清这个逻辑关系,他打算默默记在心里,回去问问额娘。

        贵妃的生产并不顺利,直到入夜,孩子也没能生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佟庆仪进屋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一点,好家伙,贵妃娇俏的小脸足足圆润了好几圈,一看就知道孕期没少满足口腹之欲,再加上最后这一个月也没怎么运动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太医没有提醒过你,最后一月千万要控制饮食,多出去走动走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床上的贵妃疼得满头大汗,旁边站着的嬷嬷宫女低着头不敢说话。

        心里却在琢磨,宫里娘娘金贵,怀的都是龙种,只听说怀孕的时候要多吃些好的,补补身子,少走动以免发生意外。

        就算有太医提醒,谁又敢冒这个险?

        钮钴禄贵妃进宫三年,并不得宠,这是她为康熙诞下的第一胎,没有经验。

        倒是距离储秀宫不远的翊坤宫宜妃刚刚诞下9阿哥,二人平日里不少走动,宜妃这个过来人怎么说,她便怎么做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太医的忠告,早就当做耳旁风忘到了9霄云外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祐喘匀了气望过去,原来刚才冲出来抱着他的人是他的八弟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禩好像刚哭过的样子,眼睛有一点红肿,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熹看到他这个样子就有些皱眉,深宫之中大家都是各扫门前雪,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是慈宁宫的人,太皇太后让她照顾七阿哥,她便只尽心侍奉好小主子就是了,至于其他宫里别的主子,她管不着也不敢管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在胤祐眼里,他并不关心胤禩为什么哭,他只是想让对方开心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他走到弟弟身旁,抬起手用拇指的指腹轻柔的擦去他眼角的泪痕:“八弟别哭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禩摇摇头:“没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祐去牵他,却发现他的手紧握成拳,掌心里像是握着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禩在他跟前摊开手,他小小的掌心里躺着一枚酥糖,外面包着一层糯米纸,御膳房做的最普通的糖果,没什么特别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祐很少吃御膳房的点心,平时吃的都是慈宁宫小厨房做的,或者承乾宫做的,对糖和油的控制极为严格。

        显然那块糖已经在胤禩掌心里捏了一阵,都有点划开了,糯米纸和酥糖黏在一起剥不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禩把糖递到胤祐嘴边:“七哥,你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熹正要上前阻止,哪知道胤祐嘴一张就把那块糖含了进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禩的手上肉眼可见的沾着泥土,以七阿哥那个脆弱的体质,不会生病吧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祐没想那么多,牵起弟弟的手就往毓庆宫走,耽误了这一会儿,恐怕太子已经回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个孩子进到毓庆宫的院子里,胤礽果然回来了,换了常服正在书房里临摹字帖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祐手脚并用翻过门槛走进去,胤禩跟在他的身后。

        太子抬起头来看到他,脸上立刻浮现出一个笑容,大步走到他跟前,一把将小团子抱起来:“小七今天怎么过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祐搂着哥哥的脖子:“我来给你送礼物?”

        太子挑眉:“什么礼物?”

        小团子一句话勾起了胤礽的好奇心,作为康熙最疼爱的儿子,可以说乾清宫有什么他这毓庆宫也绝不会少,究竟是什么东西需要弟弟亲自送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祐挥舞双手,招呼太监把东西拿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礽一回头,这才注意到旁边竟还站了个人。

        看到胤禩的一瞬间,他皱了皱眉头,不知道老八为什么会在这里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禩现在养在延禧宫,管惠妃叫额娘,那就是大阿哥的弟弟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和大阿哥向来关系疏远,跟整个延禧宫自然也没什么来往。

        看到胤禩,虽然同样是兄弟,说不上来因为大阿哥而讨厌他,但绝对谈不上亲近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太子便只是清清冷冷的一点头,并没有说什么,抱着胤祐便走向了书案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太监将一个木匣子放在桌上,胤祐跪在椅子上,还不忘指挥他的太子哥哥帮忙把凳子挪近一些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禩跟在他俩身后,也来到了书案前。他听七哥说是来给太子送礼物的,也很好奇,木匣子里究竟是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祐打开木匣,先从里面拿出个四四方方的东西递给胤礽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礽接过来看了一眼,那是一幅画,画的是一尾金鱼,方方正正的裱在木框里面,拿进了仔细一看,那画上的每一个图案竟然都不是画上去的,而是用树叶拼起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叶子都是橙色的枫叶,不知道做了怎样的处理,看上去颜色格外鲜亮,表面还有一层油脂一样的东西,让金鱼的身体微微发着光,姿态活灵活现,就像真的在水中摆动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接着,胤祐又接二连三递给他好几副同样大小的画,有栖息在树枝上的鹦鹉,有在林间穿梭的小鹿,还有停在花朵上的蝴蝶……每一幅画都充满了童趣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祐手里那种最后一幅画,胤礽伸手去接,小团子却把手缩了回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礽问他:“怎么了,这不是送给我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祐看一眼旁边眼巴巴盯着他们的胤禩,用商量的语气问道:“太子哥哥,最后这一副送给八弟好不好?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礽看了看,最后那副是一只头上戴着花环的小狗,制作这支小狗的叶子已经踢出了叶片,只剩下脉络,因此看上去是镂空形态,比其他几幅画都要特别。

        除非是太子自己愿意,他这里的东西还没有人能拿走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他没说,但胤祐也看出了他的不乐意。于是,又把那副“小狗”递了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礽满意的收下了小狗,挑挑拣拣,最后拿起了那副蝴蝶,一转身,就看到小团子已经灵活的从椅子上滑了下去,正拉着胤禩的手说低声说了句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咳咳……”胤礽轻咳一声,端起他作为储君的威仪,将画递给胤禩:“拿着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禩有点局促,不敢伸手接,胤祐拿小胳膊撞了撞他,朝他挤眉弄眼,又拍了拍自己小小的胸脯:“快拿着快拿着,这可是七哥亲手做的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礽听到这些都是小团子亲手做的又有些舍不得,但东西已经递了出去,便没有收回来的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禩恭恭敬敬的接过去,礼数周全的谢过太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礽的注意力都在小团子身上。虽然胤禩长得同样白净漂亮,却显得过于拘谨,少了几分孩童的天真烂漫,便没有胤祐讨喜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忍不住伸手,捏了捏胤祐的小脸点儿:“这些都你亲手做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祐自豪的点头:“额娘教我做的,要用大锅,还有蜂蜜。”说到这里,他舔了舔嘴唇,“蜂蜜可甜可甜了,额娘还做了点心,太子哥哥,我们去吃点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话题不知怎的就从制作树叶标本变成了吃,胤礽听不懂,但小团子咽口水的表情实在是太可爱了,还主动过来牵他的手往外走。

        宫女们拎着食盒,跟在后面来到偏殿内,把食盒里面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做成小猪形状的桂花糕,银质的调羹敲在屁股上,手感q弹。还有猫爪形状的小饼干,吃进嘴里奶香浓郁。

        太子对胤祐专程送过来的礼物非常满意,留他俩在毓庆宫用过晚膳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礽本来还想把小团子留下来住一晚,但看了看一直黏在胤祐身旁的胤禩,又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
        反正以后可以多让小团子过来玩,有的是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俩在太子这里饱餐一顿,却不知道,此时,整个延禧宫都已经乱成了一锅粥。

        卫氏听说八阿哥不见的消息时差点腿一软摔在地上,而后,便不管不顾的要冲出宫去找人,好歹是被身旁的几个宫女嬷嬷拦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延禧宫的主位惠妃才是八阿哥名义上的母妃,人丢了那也该是她着急上火四处寻人才是,卫氏虽是八阿哥的生母,但身份低微,根本没有抚养皇子的资格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时候不管不顾冲出去找人,就等于打了惠妃的脸,责备她没有照顾好孩子。卫氏一个辛者库出身的宫女,以后在延禧宫的日子还怎么过?

        惠妃也着急,她虽然不是八阿哥的生母,但孩子毕竟是皇上交给她抚养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她虽然不像对自己的大阿哥那样上心,但吃穿用度也从未亏待过胤禩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小孩子心思敏感,额娘是真心待他还是完成任务,他们其实心里都明白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他毕竟还不到三岁,也改变不了什么,只能拼命让自己做个乖小孩,讨额娘欢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前些日子在御花园,胤禩看到皇贵妃带着胤祐捡树叶,隔着假山,时不时就有欢声笑语传过来,那是他从未体验过的快乐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他趁额娘不注意的时候,偷偷溜了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来回到延禧宫,额娘因为皇贵妃的一番话大发雷霆,还摔碎了两个茶盏。

        从那以后,胤禩就被要求留在延禧宫中不许出门。胤禩还记得那晚额娘的话:“不出门就不会磕着碰着,省的皇贵妃操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兄弟二人从毓庆宫出来,天已经黑了,背景9月的天气,入夜之后便有些凉,再加上今晚的风格外大,树叶吹得哗哗作响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熹赶紧取了斗篷给小主子披上,系带子的时候胤祐频频的转头张望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禩抱着那副树叶做的蝴蝶,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祐这才反应过来,白天八弟冲出来的时候竟然是一个人,身边连个侍候的太监也没有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想着平时胤禛事事都照顾他的样子,想着自己现在也是哥哥了,哥哥就应该照顾弟弟,于是,走到胤禩身旁,取下自己的斗篷披在了他的身上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禩低下头欲言又止,胤祐却什么也没问牵起他的手:“八弟别怕,七哥送你回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延禧宫内,胤禩还没有找到,惠妃也有些坐不住了,孩子毕竟是从她这里丢的,若只是贪玩躲起来那倒无妨,可若是出点什么意外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想到这里,眼前出现康熙龙颜震怒的样子,他便不敢再往下想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,宫外忽的响起太监的通传:“皇上驾到!”

        但在太子入学之前,他一直养在康熙身边,是由康熙亲自教导和开蒙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的太子,聪颖好学、文武兼备,不仅精通百家经典、历代诗词,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。【百度百科】

        可见,康熙的学前教育是多么成功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不但是成功的学前教育专家,也很乐于亲自为皇子们讲授经典,督促并指导他们的学习,几乎每日都要抽查功课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连不能去上书房念书的公主们,也会专门指派姑姑教她们读书识字作画,可见他是个非常重视子女文化课教育的父亲。

        皇贵妃摸了摸大儿子的脑袋,笑着看向康熙:“哪儿还用找老师,最好的老师不就在这儿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康熙抬起头来,皇贵妃就站在他身旁,正拿了块茯苓饼递到他跟前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目光相交,年轻的帝王眼中有异样的情绪一闪而逝,但此情此景,有些不合时宜,便很快收敛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接过茯苓饼尝了一口,甜香虽不比御膳房,但清淡的口感也别有一番滋味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皇贵妃的意思是想让朕亲自为胤禛开蒙?”

        皇贵妃笑而不语,心想:儿子是你亲生的,辅导一下学习也是应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太皇太后也在一旁点头:“庆仪这个想法倒是不错,看看太子就知道,皇帝也是个好老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兴许是皇贵妃的意图太过明显,太皇太后帮腔的时候,还默默给她递了个眼色。

        旁边有个不安分的小家伙也在闹腾:“哥哥别怕,小七陪着哥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其实,听到阿玛和额娘讨论自己上学的时候,胤禛心里就有点忐忑,他一直在承乾宫跟着皇贵妃长大。

        小时候的记忆有些模糊了,只记得自己成天和奶嬷嬷呆在一起,能见到额娘的时候不多,更别提汗阿玛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自从弟弟出生之后,额娘对他的关注反而多了起来。后来弟弟被送到了慈宁宫,额娘更是亲自照顾他的饮食起居,每日来慈宁宫也会带上他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汗阿玛提起他上学的事情,就说明他不能时时刻刻和额娘待在一起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想到弟弟却看出了他的忐忑,拉着他的手,一直说要陪哥哥一起去上学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思索片刻,便答应下来:“等这些日子忙过之后,就让小四来乾清宫,朕亲自给他开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小孩子的开蒙本也不是什么难事,教他们认认字,背诵些简单的诗书便是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皇贵妃拉着胤禛谢恩,康熙伸出手,正要扶她一把,人家自己就站了起来,没再看他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悻悻的收回手,低头一看,有个小家伙一把抱住了自己的腿,扬起小脸看向自己,嘴边还残留着糕点的碎屑:“阿玛,小七也要上学,小七要和哥哥在一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看着小儿子,康熙的心情又多云转晴,一把将他拎起来抱在怀里,接过宫女手里的帕子,擦擦他的小嘴:“你还太小,阿玛就是想让你去念书,老祖宗也舍不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虽然胤祐还不满三岁,但情感却很细腻,是个共情能力很强的孩子。

        知道阿玛疼他,就靠在对方的肩头撒娇:“额娘也舍不得哥哥,阿玛要对哥哥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看着怀里的小东西,听他软糯糯的小奶音嘱咐自己要对哥哥好,在前朝百官面前威严的9五之尊,此刻心里也柔软得不像话。

        太皇太后正在与胤禛说话,讲他汗阿玛年少时如何刻苦勤奋的学习,每日只睡两三个时辰,方才成就了今日的明君。

        让他去了上书房,不但要像阿玛那样勤勉好学,也要同几位兄长和睦相处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禛认真听着,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    皇贵妃倒是很放心,她知道胤禛是个性格谨慎的孩子,轻易不会和兄弟闹矛盾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就是看着胤祐拿手揉了好几下眼睛,看着是困了,想把孩子抱过来,可人家阿玛半点没有要放下孩子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幼子均匀的呼吸若有似无的喷洒在肩颈处,康熙低头一看,胤祐闭着眼,浓密的睫毛在白净的小脸上投下一片阴影,嘴角微微上扬,一动不动。

        阿玛的怀抱宽厚又安心,吃饱喝足的小家伙,竟然就这么依偎在他怀里睡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佟庆仪自己就是个医科大学本硕连读的学霸,平日里对两个孩子的教育一点也没有落下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她的教育多以启发思维和锻炼记忆为主,很少教孩子读书习字。

        让康熙亲自为胤禛开蒙,一来,是想让胤禛和阿玛多亲近些,让孩子更有安全感。

        二来,的确也是因为康熙把太子教导得很好,可以为胤禛打下一个好的基础。

        养在慈宁宫的胤祐却不同,他从咿呀学语开始,语言环境就处于汉、满、蒙三种语言之中,又有苏麻喇姑这个康熙启蒙老师从旁教导,说话常常是汉文夹杂着满文,偶尔还有几个蒙语词汇,倒是难得三种语言都学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皇贵妃还想着等他再大一点就开始教他英语,清朝从欧洲来的传教士可不少,他们还带来了大量科普书籍,没点语言基础可不行。

        自打那日之后,胤祐就把胤禛上学的事情记在了心里,每次见到康熙都要问一遍,比胤禛本人还要上心。

        短短数十日,清军攻破澎湖,郑克爽向施琅投降,历经二十二年,郑氏王朝宣告灭亡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自然心情大好,想起之前对皇贵妃的承诺,正好将胤禛的开蒙提上日程。

        皇贵妃将儿子送到承乾宫外,嘱咐了两句,她倒是不担心儿子刻苦上进的问题,而更在意他学习过程中的坐姿和视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别说近身的宫女嬷嬷,就连后宫别的娘娘也早察觉到,承乾宫那位主子自从生完孩子,画风就不大一样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好在皇贵妃每天承乾宫和慈宁宫两点一线,皇上也不大去她那里,虽说代行皇后之职,但存在感并不强。

        与额娘告别之后,胤禛在众人的簇拥下前往乾清宫。

        性格内向的他有一些分离焦虑,前一晚提出要额娘陪他去乾清宫,却被皇贵妃拒绝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胤禛紧皱眉头,心事重重的样子看得一旁他的贴身太监苏培盛都跟着紧张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在此时,旁边忽然窜出个人影,跌跌撞撞就摔进了胤禛怀里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众宫女太监:“???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禛低头:“小七?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祐扬起脑袋冲他笑:“我和你一起去上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,慈宁宫的宫人们才气喘吁吁地赶过来,为首的正是李熹和胤祐的奶娘孙嬷嬷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祐人小鬼大,看到他俩一闪身就躲到了胤禛身后,歪着脑袋,从哥哥身后探出脑袋,灵动的大眼睛眨了眨:“我不回去,我要跟着哥哥去上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熹轻声诱哄:“四阿哥赶着去读书,可不能叫皇上久等了,七阿哥跟奴婢回去吧,奴婢准备了金丝枣糕和芸豆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胤祐伸出小舌头,舔了舔嘴唇,就在李熹以为她的美食诱惑成功之际,却听到脆生生的一个“不”字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祐想了想,他又补充道:“留着小七回来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身后,承乾宫一众宫女太监,纷纷低下头去,憋笑憋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知道为什么,当弟弟出现的那一刻,胤禛心里的那份焦虑渐渐平息下来,他也不想和胤祐分开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便轻咳一声,一本正经的说道:“要不……你们先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孙嬷嬷立刻跪了下来:“奴婢不敢,太皇太后知道了可不得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乌库玛嬷问起来就说小七跟我一起去了乾清宫,熹姑姑也一起来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完这句,胤禛便牵着胤祐快步走了,他年纪虽小,但毕竟是皇子,举手投足都有着帝王家的沉稳和威严,奴才们也不敢说什么,只能由着他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熹和孙嬷嬷交代了两句,也快步跟了上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昭仁殿内,康熙见到胤祐的时候也有些意外,本以为,他只是说说罢了,没想到,这小子还真的跟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板着脸看他:“读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,老百姓家的孩子到了年纪也上私塾读书,没人带着弟弟一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兄弟俩都很聪明,听出了康熙话里有责备胤禛这个兄长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胤禛刚要认错,胤祐小短腿往前迈一步,挡在他跟前:“小七会乖乖地,不吵也不闹,阿玛~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水汪汪的大眼睛,一闪一闪的,清澈又纯粹。

        谁能受得了这个眼神,饶是帝王铁石心肠也受不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就是多个儿子一起上学嘛,早晚也得学,那不如就一起教了。


  (https://www.xddxs.net/read/2827832/19430505.html)


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:www.xdd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dd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