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顶点小说 > 医生:给自己做手术,这很合理吧免费 > 第226章 下一步,打破人工血管禁区!

第226章 下一步,打破人工血管禁区!


王平黑着脸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来肝胆外科开个会也能听到自己被骂?

        “下个月啊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平笑了笑,背着手回了急诊科。

        办公室里,桌上散落着一堆资料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破格晋升副主任:拒绝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拒绝原因:

        根据上级部门规定,破格选拔人才,提拔为副主任,需要满足如下任一要求:

        1.出书两本,任副主编,字数不少于二十万字,发一篇核心期刊,任第一作者。

        2.出书1本,任主编,字数不少于20万字,发表3篇论?,其中1篇必须发核?期刊。

        3.获?然科学奖、国家发明奖、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主要完成?。

        4.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?等及以上奖的主要完成?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,这已经是主任医师的晋升标准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由于是破格提拔,不需要原本就是副主任,所以标准比一般的晋升严格了许多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副主任是指望不上了,还是先升个主治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主治医师就没有这么严格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上报、审批,再经过卫生部门的考察后就能破格提拔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平翻开另一个信封。

        果然,审批通过。

        许秋的名声早就传出去了,符合要求的晋升,卫生部门那边根本就不会拒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许秋,过来一趟,我这儿有个好消息。”王平迫不及待地打了个电话。

        得知消息后,许秋淡定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平欣慰不已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才几个月,对方就升主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办公室比自己的还要大!

        王凡和何海在医院里边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,唯一一件,就是把许秋招进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几个星期,卫生部门会有人来对你进行考核。

        应该能赶在这个月的比赛之前晋升主治。”王平吩咐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,他发现许秋的目光停留在自己桌上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平也看了过去,随即笑了笑,随手把文件给了许秋:“破格晋升副主任的要求,对你来说暂时还有点天方夜谭,先干一两年主治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硕士学位,四年主治有资格申报副主任。

        博士学位则是两年。

        想要破格晋升,要么拿奖,要么出书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,做科研还稍微简单点,有太多医疗成果有待发掘,那将是许秋拿奖拿到手软的时代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如今不同了,科研越走越精细,很多人究其一生,最后什么也没研究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搞科研没有进度条,只有成功和失败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有人知道这条路行不行得通,或许一个被认为必定失败的项目,在坚持几十年后取得了改变医学界的成果。

        也或许,蹉跎一生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科研难,一方面是难出成果,另一方面,也是学阀现象太泛滥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出书……那更不想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医学方面的著作,哪一本不是几年,乃至于十几年的经验总结、概括。

        等许秋写出一本著作,早就够年限参与常规晋升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看看就好,从住院医直接跳到副主任几乎是不可能的,这些条件就不是给人准备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等你升了主治,一年左右医院这边会帮你申请特殊晋升渠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许秋则把信件扫了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前几个的确不行。

        出书,其实不算难。

        什么林协、沈华、陈院长、孟英安,这些都是院士级别的人物,手里头还能没有基本书不成?

        许秋想要蹭个副主编肯定能办到。

        但他不会这么做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,许秋的目光落在了“?然科学奖、国家发明奖、国家科技进步奖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?等及以上奖的主要完成?”上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“等等,你不会想搞这个吧……”王平不理解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可以试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颅脑分离术虽然是世界首例,但,没什么能拿奖的方向,除非你短时间内把这门技术普及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许秋思索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颅脑分离术,他能教,也能教得通俗易懂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关键是,再简单,技术壁垒也摆在那儿,其他人学不会啊!

        这批学生不行……

        那么,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拿点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人工血管?”

        就在这时,许秋脑子里突然冒出个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心脏外科郑主任!

        这还是妇产科那个弯刀综合征病人时期的事情了。www.bǐqυgetν.℃ǒm

        病人需要手术置换人工血管。

        而直径小于6毫米的小血管,一直是整个心脏外科、血管介入外科的难题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口径的人工血管,再狭窄发生率非常高,这也是介入器械领域最具挑战的研究方向之一,也是制约大夏创新医疗器械发展的关键难题。

        颅脑分离术,是许秋一人能做。
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是为稀少的连体儿颅脑分离手术,提供了一个最后的希望。

        当下,很难有人真正学到这门手术,更妄论上台处理复杂的联体畸形。

        但人工血管不同!

        如果许秋能研究出成果,攻克人工小血管的难题,将实打实地为无数患者提供全新的医疗器材的选择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这,也将成为血管外科方向,唯一一个大夏向全球收取专利费用的材料!

        王平怔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……真的能出成果?

        郑主任那边,跟研究院已经推进了十几年了,一直在想办法打破“人工血管6mm”禁区。

        国内外,其实有很多科研人员、临床医生,包括行业内的心脏介入名医,都投身于此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深知,只要能出成果,把人工血管的直径下探到6mm,或许心脏介入就能迈入一个新时代——而研究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人,会成为时代的注脚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喊郑主任过来!”王平深深地看了许秋一眼,立刻打了个电话。

        砰砰砰!

        几分钟的功夫,郑主任就赶来了,他来不及喘气,撑在办公室门口,兴奋地道:“许,许秋,四个月了,我等你加入研究团队整整四个月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坐,坐下谈。”王平倒了杯水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个小时后,许秋和郑主任从办公室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平呆呆地目送两人离去。

        真的要研究小口径人工血管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这可是限制全球心脏介入外科发展的难题啊!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“许医生,我相信,有你的加入,研制成功的时间应该能提前十年!”郑主任心情高涨。

        许秋:“原本是几年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预计着二三十年吧!”

        许秋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    还要十多年?

        他等不起。

        十年以后,他估计已经在研究换头手术了,怎么可能还纠结在一个6mm的“大”血管上边?

        郑主任则来了兴趣,眼热地问道:“许医生,你……莫非有什么想法?”

        ——

        这两天很忙,剩下一张我尽力晚上给大家补上


  (https://www.xddxs.net/read/3214331/19048608.html)


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:www.xdd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dd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