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顶点小说 > 大明:诏狱讲课,老朱偷听人麻了小说名字 > 第328章 儒家 佛家,千百年来充盈着‘暗

第328章 儒家 佛家,千百年来充盈着‘暗


第328章  儒家  佛家,千百年来充盈着‘暗夺’和‘明抢’!

        “当时的人们不能理解,这是时代眼光的局限,但一千年后的我们应该知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所谓遵从的礼制,是百姓的礼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王侯将相不需要礼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规则也是百姓的规则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达官显贵也不需要规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种由礼制得来的公平,看似公平并无问题,实际却是最大的不公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着,林澈睁眼看向愕然的朱元璋,反问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当农民的时候,你当乞丐的时候,你当小兵的时候,可曾有人对伱讲过公平二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时候,是没人跟你说公平,实力才是公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可等你君临天下,登基称帝的时候,是不是人人都和你谈公平?”

        闻言,朱元璋眉头拧成一团麻花,无可奈何点了点头,方才有了些许感触和触动。

        到底是大盗还是圣人?

        好像根本没有什么真相,人世间处处充满了矛盾。

        收回思绪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只能转移话题:

        “那,后来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结果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孔夫子的游说失败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澈两手一摊,却也没难为他,要是用力过猛,反而适得其反,涉及意识思想的东西,还是得循序渐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听完了道拓的一席话,孔夫子急忙跑出门去,快速架上马车,缰绳三次脱手,眼睛茫然不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灰溜溜的跑回了鲁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但失败了,且一败涂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话落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家父子倒吸一口凉气,此刻震撼到无以复加.

        竟然没有反转?

        大盗以真理击溃了圣人,这未免也太夸张了吧?

        想要教化别人,却反被教化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谁是圣人?

        谁是大盗!

        咕咚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标艰难的吞了吞口水,望向林澈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,小心翼翼道:“敢问林先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您讲的这个小故事,出自哪本典籍或是史料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学生想回去仔细研读揣摩一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望林先生成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面对太子爷的严肃认真,林澈无所谓挥挥手,笑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并非出自哪本经典,只是一个小小的事迹,不足挂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权当野史来听就好,信与不信也无伤大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总而言之,圣人的话也不一定全是真理,人生在世要分辨是非的能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普通人如此,皇帝更是如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可懂?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林澈模棱两可的回答,朱标不自觉打了个寒颤,顿感脚底下凉意直窜头顶。

        不是经典?

        而是事迹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传承了千年之久,为了巩固自身地位,不可能让有辱圣人的‘野史’留存至今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突兀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标脑海里灵光一闪,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。

        林澈所讲述的‘事迹’,总不能是他自己的吧?

        仙人下凡,不死不灭,从春秋战国一直活到了大明朝立朝??

        抑或仙人轮回转世,只为重修回仙躯。

        倘若真是如此,之前所有解释不通的东西,一下子便是全都合理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弱冠之身,才旷古今,更有无数惊为天人的思想,俨然超出了天才一词的概括。

    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不是仙人,还是什么?

        朱标越想越是头皮发麻,不由自主的弯下腰,较之前表现的更为尊敬。

        察觉到了太子的异样,朱元璋不免有些诧异,虎目朝旁边凝视了许久,还是压下了询问的冲动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就在这时。

        林澈磁性的声音蓦然响起,把父子俩拉回到现实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横向对比儒释道这三家,我还是喜欢道家多一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毕竟道家宣扬的道,还是纯粹的,也是不功利的,没有沾染太多世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反观,儒家和佛家,千年来充盈着‘暗夺’以及‘明抢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说白了,正因为想要的东西太多,所以就连儒家圣人也会败于大道之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天地大道无形之中,人间大盗无处不在,当大道沦为了大盗,便要开始新一轮的轮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澈从摇椅上坐起来,看向一脸愕然的朱标,调侃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爹年轻的时候当过和尚,他比我更了解佛家的德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盛世佛门昌,乱世菩萨隐,佛前一跪三千年,未见我佛心生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元末战乱南哥时期,多少人天天烧香拜佛,妄图祈求佛祖的庇护,最后的结果,不必我多说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闻此言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剑眉一紧,无声的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    佛祖若是真有那般管用,干脆不要兴兵起义了,天天搁家里烧香拜佛,把鞑子全拜死多好?

        包括那些久负盛名的高僧,也都是避世不出,选择明哲保身,生怕招惹来灭顶之灾。

        善不善的,他不知道,反正他就知道,当年在黄觉寺险些饿死。

        念及至此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忍不住微微摇头,面朝林澈抱拳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林先生有何高见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望赐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澈对此浑不在意,起身喝了一口茶,纠正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是赐教,无非闲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毕竟说深了你也听不懂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对牛弹琴,讲了白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:“??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道家圣人老子,首次提出了‘道’,这个概念,此后虽然发展的不如儒家蓬勃,但在我心目中却是思想的最高境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顿了顿,林澈继续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而人们想要悟道,也只有一个办法,那便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争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浑然不解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没错,就是不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澈莞尔:

        “方才我已经说过了,儒家圣人失败的原因,归根结底还是存在明争暗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当一个人有了企图,行为就会被影响,哪怕圣人也会从神坛跌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圣人之所以被称之为圣人,是因为其道德,并且富有常人没有的智慧,而非那些最有权势地位的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换而言之,一旦开始追逐名利世俗,大道就会沦为大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澈霍然起身,掰了掰酸胀的筋骨,关节处发出‘咔咔’的响声,悠哉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大衍之术五十,其用四十有九,唯有其一,遁为天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人世间的发展和变化,确实存在一个恒定的规律,就像是日出日落一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而之所以存在规律,却还是无法预测,其实是我们所掌握的规律,始终都缺少最关键的一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也就是所谓的天机。”


  (https://www.xddxs.net/read/3283207/115111931.html)


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:www.xdd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dd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