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顶点小说 > 大明:诏狱讲课,老朱偷听人麻了小说名字 > 第39章 林澈还原空印案真相

第39章 林澈还原空印案真相


第39章  林澈还原空印案真相

        另一边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樉对林澈关于洪武帝惩治贪腐的国策,批评为天怒人怨的弊政,不敢苟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贪官污吏就得杀,要杀一儆百,以儆效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看着朱樉一脸凛然,林澈淡淡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真的贪官污吏当然该杀,但贪官污吏的属下、家人呢,也都非死不可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看就得死!贪污就是该死,贪官的属下和家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,杀就杀了,我觉得没问题!”

        面对认死理的朱樉,林澈也不生气,喝了口酒,心平气和说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假若有些官员看似贪污,实际上却没有贪污,你没弄清事实,仅凭严刑逼供,官员受不了酷刑,屈打成招,这样岂不冤枉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给你举个现实例子,听听你就明白我所说的道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就明白什么叫做冤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樉听了这话,顿时来了兴致,目不转睛的看着林澈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就拿诏狱里关押的空印案的官员来说吧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知道空印案是怎么发生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澈盯着朱樉问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樉对近期震动朝野的空印案有所了解,想了下随即说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洪武八年,洪武帝偶然发现,各地州府上报给户部的财政收支账目,夹带着加盖印章的空白书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于是洪武帝命人彻查,发现许多官员上报的数字与朝廷不符,中间存在舞弊行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洪武帝震怒,下令将相关官员全部逮捕治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就是空印案发生的始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澈点点头,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所说的都是官方通报的案件情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可知道,这其中另有原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另有原因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樉摇摇头,不信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难道这铁证如山的空印案居然会是冤案?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冤案说不上,但是绝大多数的官员的确被冤枉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澈整理了一下思绪,把前一世从史书上了解的空印案原委,原原本本复原给朱樉听。

        “…从元廷开始,朝廷每年要对地方财政收支、税款账目进行核对、清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而在审核中,则要求地方提供的账目必须与户部数据完全相符,分毫不差,如此才能结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如果其中有任何一项不符,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,由地方重新填报,加盖印章,直到核对准确为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这里,隔壁朱元璋三人频频点头,三人都对户部这一流程很熟悉。

        让他们吃惊的是,没在朝堂呆过一天的贡生林澈,怎么会对朝廷制度如此熟悉?

        不仅如数家珍,这些事情就像是他亲自经手的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实在是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    三人对视了一眼,眼神中都带着惊诧。

        隔壁的林澈还在继续讲解:

        “因为各地上缴的赋税都是粮食,而粮食在运输途中难免出现损耗,这便导致地方与户部数据往往出现问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结果就是,那些报账的官员通常要来往好几趟,才能完成账务审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些对距离应天府较近的江浙等地还好,可是云贵、陕西、四川等地,距离京都好几千里,重新造册加盖原衙门印信,来回盖印就需要几个月,甚至一年时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仅路上耗费时间,重新核对填报账册也是极为麻烦的工作,账簿重新核算、填写、修订可谓耗时耗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澈讲到这,停下看了一眼空酒盏,朱樉立马会意,将酒斟满。

        隔壁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听到这里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,自己发现官员带着空白加盖印章的公文,顿时就怒了,命人严查此事,虽然调查结果,也有如林澈所说的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但他认准了这就是各级官员瞒着朝廷和他贪污舞弊,行不法事。

    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于是龙颜大怒,将户部尚书、各地衙门掌印官员全部处死,副职以下官员全部押入大牢,等候处理。

        难道自己做错了吗?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看了眼身边的刘伯温,只见他枯瘦脸颊写满了凝重。

        林澈喝了口酒,继续说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于是,为了确保账务核查顺利完成,各地派往户部的官员,往往会携带一些事先已经盖好的空白书册,到户部之后如果账目不符,便可重新修订填写,从而大大节省了时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种做法虽然不合规矩,然而这本来就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做法,再加上未被朝廷明令禁止,因而各地官员也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到这,林澈深深叹了口气:

        “令人没想到的是,这种做法竟然会引起一场空前浩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一个空印案就有上万人被杀或被株连,多少无辜的人成了孤魂野鬼!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这里,两边的人都陷入了沉默。

        经过林澈细致的讲述空印案的经过,就连朱元璋也觉得自己做的有些过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自己一时愤怒,造成成千上万官员人头落地,血流成河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看来之前被定性铁案的空印案,原来中间还有这么多被冤枉的官员。

        咱回去一定要对此案,重新审核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老大,回去拟旨将空印案交三法司重新审理,那些被冤枉的官员,即刻释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面带惭愧,对记录的朱标吩咐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父皇圣明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标放下笔恭敬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坐在椅子上的刘伯温,原本浑浊的眼神,这时竟然射出精光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越发的好奇,这个从未在朝堂上呆过一天的贡生,怎么会将空印案发生的经过、原委,还有其中的误会,说的如此透彻。

        仿佛他就是其中的当事人,不,就是当事人也不会弄的这么明白。
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这件事涉及前朝和本朝,牵扯官员上万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能在如此复杂的案情中抽丝剥茧,理出头绪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就算自诩两朝供职,有神断之称的刘伯温,自认也做不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何况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,这家伙是怎么做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带着怀疑,刘伯温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    另一边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樉被林澈说的哑口无言。

        他默默的垂下头,彻底沉默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良久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樉才缓过神来,匆匆起身作揖:

        “多谢林先生提点,是在下太肤浅狭隘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澈笑着摆了摆手,淡淡说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不怪你,也怪不得当今皇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皇上之所以在惩治贪腐上有着过激行为,是他经历元末的官员贪墨腐败,看尽了人间疾苦,痛恨那些草菅人命、敲骨吸髓的狗官,对其深恶痛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从道义上讲惩治贪腐,并没有错,错就错在过犹不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事过了,都会把好事变成坏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良策也就变成了弊政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更会造成有法不依,执法太严、知法犯法的局面。”


  (https://www.xddxs.net/read/3283207/115940684.html)


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:www.xdd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dd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