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顶点小说 > 大明:诏狱讲课,老朱偷听人麻了在线 > 第311章 皇权落到宦官手里?

第311章 皇权落到宦官手里?


第311章  皇权落到宦官手里?

        接过徐妙云递来的手巾,林澈儒雅的擦了擦嘴,从容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内阁制度跟宰相制度,有着本质上的区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规划的内阁是一个没有决策权的机构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么你就想,如果皇帝不去做决策的话,内阁还能保证大明朝四平八稳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听闻突如其来的反问,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,沉默着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来,我们现在推演一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就当你们爷俩现在薨了,某个不争气的子孙继位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:“??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标:“??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宰相退出了历史舞台,从此是内阁掌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澈斜靠在椅子上,饶有兴致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按照太祖皇帝的遗训,内阁人数有着严格的要求,目的就是为了分化权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个不争气的子孙也严格遵守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然而,内阁请补缺六部官员,皇帝视如不见不报不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内阁上报全国的巡抚各县州府的官员,缺员已经达到了一半之多,皇帝还是不予理会不下决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皇帝就是怠政,不甘一点的活,伱大明朝还能否正常运转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会不会造成国家的覆灭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不自觉的倒吸一口凉气,顷刻间领悟到了林澈的言外之意。

        内阁无权,皇帝怠政,国家注定衰亡,这是一个无解死局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若是交给内阁无上的权力,便等于内阁之中人人都是宰相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等他开言,林澈又道:“裁撤中书省,废除宰相制度,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,这个时候皇帝的工作量,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每天批阅的奏疏数百份,这是现在就可以预见的,你们父子俩确实勤政,但后世子孙也能顶住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百僚未起你先起,百僚已睡你不睡,不如江南富足翁,日高丈五犹拥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出三代人,内阁必启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这样说,不夸张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面对林澈的步步紧逼,朱元璋有些郁闷的点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还是很不情愿,但也得承认说的有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 自己可以顶得住,是因为尝遍人间疾苦,还能比得上沿街乞讨?

        但朱家的后世子孙,从小定是娇生惯养,岂能受得住这份委屈?

        “皇帝累的受不了,内阁便应是势成立了,开始帮皇帝处理朝政,可是大明朝这么大,全靠一个皇帝干活拍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工作量并非减少很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至此,内阁参与朝廷的决策,这也是一件早晚的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澈卡里口茶漱漱口,吐到脚底下的痰盂里,意味深长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老朱是铁人一个,你能八天批一千多本奏疏,处理三千多件事务,子孙后代也能像你一样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如此繁琐的工作,不但皇帝身心俱疲,更使得国家效率低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依靠你超负荷的工作量,大明前期还是能平稳度过的,可是到了中后期指挥越来越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内阁代替皇帝决策拍板,凌驾于六部百官之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澈笑了笑:

        “他们无孔不入,他们无所不能,他们不但管理国家大事,而且还能管理皇帝的私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让你吃,不让你喝,不准选择喜欢的继承人,开创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名臣时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一个几乎没有皇权制约的时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一两个权臣你都都不明白,居然还妄想斗一堆权臣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别天真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敢问陛下,你对朱家有多大的自信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后世之君超越开国皇帝的,纵观历史长河又有几人啊?”

        对于林澈一番犀利的讽刺,朱元璋只觉得面红耳赤羞愧难当,更是彻底放弃了抵抗的念头。

    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人家说的话句句都在理,还是站在皇帝的角度分析,倘若自己再继续诡辩,未免显得太胡搅蛮缠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有失帝王威仪。

        沉默少顷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,叹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林先生所言极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咱受教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此事作罢,不再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咱考虑不周,让先生见笑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见老朱竟是服软低头了,林澈莫名有些无趣,却见他两手一摊,无所谓道:“别急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还没说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万物都是相对的,扶持一方势力得提拔另一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内阁的权利日益膨胀,后世皇帝想要制衡内阁,则需要扶持其他的势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启用太监从幕后来到前台,为皇帝干一些脏活累活,直至皇权落到太监之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觉得这个国家还有救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:“!!!”

        闻听此言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身上气势陡然大变,周身瞬间充满了骇人的戾气,让一旁你的徐妙云头也不敢抬一下。

        皇权落到宦官手里?

        那还得了?

        不用想也是没救了啊!

        自从大明立朝以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一直严防两件大事:外戚误国,宦官乱政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对宦官的制约,历朝只有望而兴叹的份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宫;里少不了宦官,宫女做不了的杂事难事,满面需要宦官四处走动,而遏制宦官最好的方法,就是不给他们立功的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有升职机会的宦官会一直是忠心听话的下人,与此同时限制好宦官数量。

        再对宦官品级做严格规定,宦官专掌内职,不可兼任朝廷文武官职,不准穿戴外朝官员官服。

        最重要的,不准宦官读书识字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字不识一个,哪来的晋升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并且为了然后后代子孙遵循此训,他铸了一个铁牌立在宫门口,内臣不得干预政事,违令者斩!

        早先,一个伺候了他多年的老宦官闲谈时,只因不慎说出了了几句朝政,致使所有人都成了深宫中的一抹幽魂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做到如此这般,竟然还是抵不住宦官乱政?

        一念至此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额头上的血管狂跳,只觉得此刻血压急速飙升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林先生说的没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制衡权利,提拔势力,后世皇帝极有可能会启用宦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当下的各方势力,摆脱了皇帝的控制,皇帝会认为宦官身体不完整不会有子孙后代,与荫蔽子孙的大臣们相比,更加相信宫内的宦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一旦产生了这个可怕的想法,那咱之前的所有努力就全白费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毕竟开国皇帝没有傻子,子孙被时代眼光限制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得益于林澈的穿针引线,老朱立马意识到了严重性。

        难怪对方直言讲出,内阁一出朱家必亡。

        并非无稽之谈,而是持之有故。


  (https://www.xddxs.net/read/3283208/115253623.html)


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:www.xdd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dd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