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7.第137章 兄弟情深!


这样的梦想时时刻刻萦绕在脑海,别说让蓝玉跳舞了,就算去吃翔,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做。

    只是这些话,蓝玉不能直接说出来。

    可常茂为什么不明白呢?

    听到常茂说,他把常升和常森打了以后,脸色立刻拉了下来:“竖子,你想造反是吧?我还没死呢!”

    常遇春和他的夫人去世的时候,叮嘱常家让蓝玉领着,常茂、常升、常森都要听蓝玉的话……也就是说,蓝玉如果不松口,他就一直是常家的家长。

    常茂没想到蓝玉会这么生气,呆呆的说道:“舅舅,我也是气急攻心,又想到舅舅您受这么大屈辱……我才……”

    “赶紧把升儿和小森喊回来。”

    蓝玉拍着床沿,对常茂说道:“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,一定要让他们回家,竖子……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,你怎么可以这么对你的兄弟?”

    “呃……”

    常茂不知道怎么说,但他心中的想法和蓝玉一样,就是让自己的兄弟赶紧回来。

    找了许久,终于知道常升和常森在红袖招里,常茂立刻找过去,进门就看到俩兄弟身边,一人俩女人,玩的相当开心。

    常茂的脸立刻红了起来,这两个竖子……为什么有这种好事不喊自己?

    常升和常森看到常茂,但俩人现在还生常茂气呢,根本不搭理他,继续和身边的姑娘玩小鸡啄樱桃……

    “竖子!”

    常茂没眼继续看下去,对常升和常森呵斥道:“有辱斯文,咱家的脸都被你俩丢尽了,赶紧跟我回去!”

    “您老谁啊?”

    常升翻了个白眼,“我们出身卑微,不配和您是一家人,劳您驾……出门左转,帮我们把门带上!”

    “就是。”

    常森在旁边说道,“大哥,昨晚我们都说大哥保重了,您还来找我们干嘛?您走您的阳关道,我们俩走我们俩的独木桥,咱谁都不耽误谁。”

    “竖子!”

    常茂朝着俩兄弟走过去,准备把他们抓起来打一顿,可没想到他们两个比自己还要猛。

    无奈,常茂只能说道:“行了,大哥给你们道歉,道歉行了吧?我干了,你们随意好不好?”

    “你喝酒叫道歉?你这是道歉呢,还是想自己喝酒呢?”

    常升看着常茂不要脸的样子,非常鄙夷:“你这脸都快赶上二皇子了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这肯定不是什么好话!

    常茂也无奈了:“你们说,怎么办才能跟我回家?”

    “好办呐。”

    常升和常森相互对视了一眼,异口同声的对常茂说道:“跳舞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常茂的脸立刻像点着的煤球似得,看着一脸坏笑的常升和常森,他再也忍不住,朝着俩兄弟扑过去:“我打死你们两个竖子!”

    三兄弟哈哈大笑,闹成一团。

    旁边的姑娘看到三兄弟闹得开心,于是很理智的退到一边,把大舞台交给三兄弟,其中一位姑娘还很有眼色的出去,拉来了两位新姑娘。

    刚刚进来的那个,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……

    这顿酒,喝道宵禁才回家,三兄弟搂着肩膀,一路向家走去。

    或许……有兄弟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,常茂作为大哥,希望自己的兄弟都好好的……好好地。

    今天应天府的街道上,还有巡逻的捕快和巡防营的军士,但看到三人的身份,他们都很理智的退到一边。

    只要他们不骚扰百姓,就当做没看到。

    而此时,周衡在自己的家中,正在秉烛夜思,他把自己以前的想法和现在的想法都写在纸上,再把孟端和自己说的话也写在纸上,他在思考……自己以后应当如何。

    张载的《横渠四句》也在纸上。

    为天地立心、为生民立命、为往圣继绝学、为万世开太平……

    周衡把这四句话来回琢磨,来回思考,最终划掉了其中的三句,只留下一句:为生民立命。

    “总要,为百姓做些什么吧?不如找个机会,教孩子们去读书?为大明培养出来几个学生?”

    周衡觉得,朱楷解决了应天府百姓的生计问题,他要想办法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,读书就是很好的一个出路,而这也正是他能做到的。

    教书。

    周衡的想法不错,不过有些人不想让他闲着。

    当周衡出现在应天府的时候,几乎所有人都对他满脸堆笑,嘴上亲切的喊着周大人。

    看到这一幕,周衡非常不理解,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,大家过完一个年,怎么都变得这么客气了?

    要知道,以前的周衡可是舅舅不疼、姥姥不爱,大家和他没什么矛盾,也会尽量绕着他走,毕竟周衡铁面无私的形象深入人心,大家都不想和他沾上什么事。

    在得罪朱楷后,周衡更是没人搭理了,大家躲都躲不及呢,谁会靠近?

    可现在,以前同事间的冷淡消失不见,所有人都开始对他露出笑脸……这是怎么回事?

    周衡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,直到孟端来找他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,太子朱标准备重用他,准备把周衡调到革新后的户部,管理粮仓。

    不在于把周衡调到哪个部门,而是他被太子朱标看重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   可周衡听到要自己去户部,他第一反应竟然是拒绝:“孟大人,我才疏学浅,恐难当大任,您还是帮我回绝了吧,我想呆在应天府,为百姓做些事情。”

    “糊涂,糊涂啊你!”

    孟端感觉有点恨铁不成钢,他看着周衡:“老弟,你知不知道,太子为什么要重用你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周衡是真的不知道,而且他和朱标没什么交集,在应天府也没什么朋友,根本没有人推荐他。

    想了想,周衡想到了宋濂,他在应天府见过的大官,也只有宋濂一个,而且还只是一面之缘。

    “不能是因为见了一面,景濂公就推荐我吧?”

    周衡觉得不太可能,可想别人……他又想不出来是谁,正当周衡疑惑的时候,孟端开口道:“是二皇子!他让我向太子推荐你。”

    听到孟端的话,周衡感觉自己的脑袋是懵的。

    “啊?二皇子?”

    这,这怎么可能?

    自己被朱楷揍过,被朱楷骂过,被朱楷关进牢房过,而且他在上两次的见面中,都是和朱楷站在对立面的,可现在推荐自己高升的,竟然是朱楷。

    这让周衡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。

    “他、他怎么会推荐我?”

    周衡表示自己不相信,孟端笑呵呵的说道:“这就是二皇子,他有无限大的胸怀……以后你就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孟端也不知道怎么去形容,只能用宰相肚里能撑船表达对朱楷的敬意了,他对周衡说道:“老弟,你在应天府,只能保护应天府的百姓,可你如果到了户部,就可以照顾天下的百姓,只要你记住你现在想做的事,以后你会越来越好。”

    现在朱标身边的臣子,基本上都是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老臣,年轻人还在培养阶段,如果周衡能够脱颖而出,他以后必然前途不可限量!孟端也相信,只要周衡想明白了,他就会把路越走越宽。

    看着满脸都是纠结的周衡,孟端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去吧老弟,以后、以后有机会,还请老弟多多提携。”

    “不敢、不敢。”

    周衡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,面对孟端的客套,周衡躬身作揖:“下官多谢孟大人您的教诲,如果不是您,我也不会有今日,感谢孟大人,还有……二皇子。”

    虽然很不想承认,但却不得不说,周衡能够进入户部,朱楷才是最大的引路人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,以后你在户部,和二皇子交流的机会就多了。”

    孟端不再和周衡叙旧,有些事他去做就好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周衡是个说干就干的人,他不喜欢拖拉。

    他上午从应天府离开,下午就出现在了政务堂。

    等太监进去汇报后,等了没盏茶的功夫,太监就告诉周衡让他进去。

    到了政务堂,看到朱标、李善长、刘伯温、汪广洋等大明的重臣,都围在一个桌子前。

    周衡好奇的走上前,看到的都是官职。

    三省六部,六部各个部门的官职……周衡在一张叫‘粮部’的纸条上,看到了自己的名字。

    粮部?

    这是什么部门?

    “你是周衡?”

    李善长打量着周衡,“你可会算学?”

    “九章算术,我是我们学堂学最好的。”

    周衡立刻把自己的能力说出来,“我在应天府,也负责统计之事。”

    能在应天府当府丞的,对算学多少都得精通些,毕竟府丞是府尹的助手,有些知识他还真必须要会。

    听到周衡的话,刘伯温把一个写着‘政’的牌子交给他:“你去户部,领取这六年来的户部账册,查阅粮食的进账与支出。”

    “刘大人,不必这么着急。”

    朱标拦住刘伯温,而是对周衡道:“你先在这听着吧,后面由刘伯温大人负责户部改革的事宜,有什么事你可以询问他,也可以向他汇报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是。”

    改革?

    改变和革新?

    改革什么?

    周衡对此表示很不理解,但他在旁边听着,很快就明白怎么回事了。

    所谓改革,就是组建内阁,然后把六部进行拆分。

    除了兵权和人事、国库,其他的工作交给政务堂……阿不,是让内阁来处理。

    内阁中有李善长、胡惟庸、朱标、汪广洋、刘伯温、赵庸……一个个都是鼎鼎大名,周衡看到都头皮发麻。

    自己这是参与到什么事里面来了?

    把六部拆分,比如说户部……户部掌握着天下钱粮、人口、户籍、田亩……他们正在做的事情,是把户部拆分。

    分成国库、粮秣、户籍、田亩四个部,这几个部门由内阁的刘伯温负责统一调度,但四个部门却相互独立,相互不归属。

    这种分配方式,朱元璋是喜欢看到的,可周衡却不明白,三省六部运行的好好地,为什么要改革呢?

    户部分成四个部,但总体还是户部啊……

    为什么要这么划分,周衡表示不懂,但他却没有问的资格,他以后要掌管粮仓就好。

    如此分配,大明的官员肯定是不够的,所以还要扩充官员,别的不说,就单单只说户部拆分后,就要增加五百多个工作岗位。

    五百多个啊……这还不算各地的改革,如果全国范围内算起来,最少要增加接近一万的官员。

    一万……这么多人,国库承担得了吗?

    “改,必须要改!”

    朱标似乎从里面察觉到了利益,语气很是坚定:“此举利国利民,就算再难我也要坚持下去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周衡就这样在旁边听着,一直听到天黑,李善长、刘伯温等人先离开了,朱标则送周衡离开政务堂:“周衡,你知道你来这里的过程了吧?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,是二皇子的推荐。”

    面对朱标,周衡很是惶恐,但还是非常诚实的把自己的疑惑问了出来:“不过,我不是很明白,二皇子为什么要向太子您推荐我,过年前,我刚刚得罪了二皇子……闹得非常不愉快。”

    “我这个楷弟啊……呵呵,既然孟端来找我,那就说明你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。”

    朱标示意周衡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,“楷弟是一个很会用人的人,你本性不坏,他也不是小肚鸡肠,相互之间有所了解,他为什么不敢用你?孟端推荐你来,也是想让你来做事,正好我这里有事可做,所以就找到你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周衡用力的点头,“请太子殿下放心,我一定好好做,不辜负太子、二皇子的信任。”

    “楷弟是很有能力的人,有机会的话,你可以向楷弟讨教你的疑惑。”

    朱标对周衡道,“如今,对六部的改革是楷弟提出来的,但怎么改,如何改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,不过我从现在可以看出来……此间对六部的改革,对大明百利而无一害。”

    这都能看出来?

    周衡表示不相信,他为什么什么都没看出来?

    而且,周衡又知道了一个秘密:六部和内阁的提议,是朱楷提出来的,而且朱标和朱元璋对此都非常赞同。

    这二皇子得有多大的能量?

    稳了稳心神,周衡躬身说道:“是,有机会臣一定向二皇子讨教。”

    “好,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朱标正好把周衡送到宫门,然后说道:“听孟端说,你还没有成婚……要抓紧时间了,以后估计会很忙,你要找个贴心的人,给你收拾家啊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遵命。”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xddxs.net/read/3305304/11111017.html)


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:www.xdd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ddxs.net